张之一先生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壤学教授 |
研究方向:土壤分类 |
张兴义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
研究方向:黑土农业生态过程与机理 |
由于黑土的黑土层厚薄,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而黑土层变薄被认为是黑土受到侵蚀或退化的表现,因此,黑土开垦之后,黑土层厚度的变化,深受人们的关注。在各种文献中多有报道,但其说不一,与事实相差甚远,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说明真实情况。
所有文献均称黑土的黑土层厚度,现在是20~30 cm,都说是开垦之后变薄的,就是说现在的黑土耕地,黑土层厚度为20~30 cm,然而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黑土的耕地薄层(黑土层厚度<30 cm)占39.8%,中层(黑土层厚度30~60 cm)占40.8%,厚层(黑土层厚度>60 cm)占19.4%,详见表1。
表1 耕地黑土土种面积统计 |
省 | 总面积(km2) | 薄层面积(km2) | 薄层所占比例 | 中层面积(km2) | 中层所占比例 | 厚层面积(km2) | 厚层所占比例 |
黑龙江 | 36063 | 14857 | 41.2 | 14433 | 40.0 | 6773 | 18.8 |
吉林 | 8026 | 2690 | 33.5 | 3563 | 44.4 | 1773 | 22.1 |
合计 | 44089 | 17547 | 39.8 | 17996 | 40.8 | 8546 | 19.4 |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非耕地黑土,黑土层厚度仍有薄、中、厚,而薄层的占44.2%,中层占36.4%,厚层占19.4%。详见表2。
表2 非耕地黑土土种面积统计 |
省 | 总面积(km2) | 薄层面积(km2) | 薄层所占比例 | 中层面积(km2) | 中层所占比例 | 厚层面积(km2) | 厚层所占比例 |
黑龙江 | 12184 | 5332 | 43.8 | 4464 | 36.6 | 2388 | 19.6 |
吉林 | 2565 | 1184 | 46.2 | 909 | 35.4 | 472 | 18.4 |
合计 | 14749 | 6516 | 44.2 | 5373 | 36.4 | 2860 | 19.4 |
黑土的原始植被多为草甸草原,开垦为农田后,原有的天然植物群落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循环平衡遭到破坏,加之掠夺式农业经营,多年积累的有机物质,处于被分解消耗的过程中,黑土发生了严重退化,土壤肥力降低,严重威胁了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生态安全。因此黑土退化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表3 以县为单位农田黑土有机质随开垦年限的变化 |
嫩江 | 120.0 | 51.6 | 50.6 |
五大连池 | 112.0 | 75.0 | 74.0 |
北安 | 150.0 | 69.6 | 67.7 |
海伦 | 106.0 | 56.8 | 45.0 |
拜泉 | 120.0 | 30.0 | 44.0 |
绥棱 | 100.0 | 44.5 | 41.7 |
望奎 | 83.0 | 42.9 | 37.1 |
克东 | 120.0 | 55.0 | 47.2 |
克山 | 120.0 | 55.0 | 43.7 |
讷河 | 46.3 | 40.3 | |
兰西 | 70.0 | 33.9 | |
明水 | 43.6 | 37.4 | |
青冈 | 35.0 | 36.1 | |
依安 | 41.4 | 39.8 | |
庆安 | 88.8 | 39.6 | 38.5 |
绥化 | 100.0 | 41.8 | 37.3 |
巴彦 | 107.6 | 44.5 | 32.6 |
呼兰 | 118.2 | 40.0 | 32.4 |
哈尔滨 | 27.2 | 32.8 | |
宾县 | 100.0 | 29.3 | 26.6 |
双城 | 65.0 | 27.0 | 28.7 |
五常 | 93.2 | 32.6 | 30.7 |
阿城 | 85.7 | 23.0 | 23.8 |
全省平均 | 80-100 | 43.2 | 38.9 |
注: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为 g/kg。
黑土有机质随开垦年限下降过程 |
文献下载:
黑土开垦后黑土层厚度的变化 农田黑土退化过程
《土壤与作物》(Soil and Crop)(ISSN: 2095-2961,CN: 23-1580/S)创刊于2012年3月,季刊,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又一个有关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土壤与作物》将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旨在介绍土壤与作物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土壤管理的优化和农田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在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上体现出刊物的特色。
《地理科学》(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ISSN: 1000-0690,CN: 22-1124/P)创刊于1981年,月刊,中科院图书情报出版委员会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被地理学界评为3大核心期刊之一,荣获2000年中国地理优秀期刊奖。
《地理科学》作为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主要介绍我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地理科学事业。《地理科学》发展定位于精品期刊。支持刊登探索性、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力求精悍、精辟,期刊内容广博。重视地理学基础理论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同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论文。刊载地理学与相邻学科及各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关注人地关系、人口、资源、环境、能源、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区域发展等热门课题的重大研究成果。同时也支持相对较薄弱的分支学科等,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期刊栏目多样、形式活泼,表现形式富于创新。本刊特色在于"新、精、博、活","促进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以中青年地理学家为主;刊物的大部分版面为全国地理学家使用"。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ISSN: 1002-0063, CN: 22-1174/P)创刊于1991年,双月刊,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和德国施普林格 (Springer) 出版社合作出版,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国际地理期刊。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主要刊登国内外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景观生态学、环境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地图学、遥感及其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原创性论文、研究报道、技术方法、综述、书评等。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研究,关注资源、环境、人口、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问题。 主要读者对象是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及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
《湿地科学》(Wetland Science)(ISSN: 1002-0063, CN: 22-1174/P)创刊于2003年,双月刊,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湿地专业性学术期刊。
《湿地科学》《湿地科学》发表国内外有关研究湿地形成与演化规律、湿地发生发展规律,湿地演化过程,湿地环境、湿地生态、湿地保护与管理、湿地开发、湿地工程建设,湿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